“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工匠精神的论述为高职院校做好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轻工学院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着力在培养大国工匠上下功夫。学院通过选聘津门工匠李家琦、全国劳动模范张黎明、全国道德模范王辅成做客座教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2018年1月2日十九大代表、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分公司的张黎明与十大“津门工匠”之一的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李家琦一起走进了校园中,带领青年学生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畅谈工匠精神。分享会由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团总支书记刘易鑫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戴裕崴、纪委书记韩淑君以及460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分享会。
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我院的育人目标,十九大代表张黎明、津门工匠李家琦与院长戴裕崴一起参加了分享会,台上二位大师用个人的经验与丰富的案例,为我院师生献上了精彩一课。李家琦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他青年时期是为何选择了手表这一行业,这样一个大国工匠面对时间的严谨,用认真的态度,诠释了大国工匠的真正内涵。张黎明老师作为一线技术工人的代表参加了党的十九大,他与同学们分享了现场参加十九大的感受,既让人兴奋,又感到责任的重大,同时张黎明老师也用亲身的经历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用精湛的技艺服务于人民的,勤学苦练、笃行创新,张黎明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至今在一线服务于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就在这样一个普通一线职工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两位老师将自己的所学,或语重心长或励志感人,获得了全场同学的热烈掌声,掌声中既有对二位老师的崇拜也有对祖国能有这样的大国工匠而感到自豪。
分享会中,院长戴裕崴结合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贯彻提出了 “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创新意识” 这十二个字。首先,吃苦耐劳作为职业素养的一部分是企业用人的首要标准,我院就有因在活动中展现出吃苦耐劳精神而被企业老总看重的案例。再有,当初学院第一批模具专业毕业生,以订单班形式进入天汽模公司,正是因为追求了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现在才在企业中大有所为。目前学院正在以实际行动践行创新意识,学院与世界知名企业瑞士GF和德国蔡司集团合作引入高端数控设备,将带领师生全力研发海鸥手表精密模具,打破海鸥手表精密模具进口的局面,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
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追求,践行新思想、拥抱新时代。信仰是工匠精神的灯塔 ,张黎明、李家琦二位老师也是因为对党和人民无限的忠诚与热爱,才做出今天的成绩。
此次分享会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专业教师与两位工匠在专业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对接,学生们与两位工匠面对面交流、探讨,师生纷纷表示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向工匠学习,学好技能,练好本领,在美好的新时代实现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