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市教委主办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大讲堂活动于3月17日下午在我院举办。本次活动是为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九次会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推动我市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而举办的。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吕景泉及教委相关处室领导出席了会议。
本次讲座主讲专家是中国机械联合会教育中心主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陈晓明,讲座的主题是“产业变革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优化的思考”。我市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成人高校及市教委职教中心代表约300人聆听了本场报告。
陈晓明主任就“产业变革、需求驱动、行业视角、协同优化”等四个话题进行了演讲,他认为,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制造业分工格局面临新的调整,中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高端和低端制造业同样受到挤压。这是来自国际上的挑战。而在国内,中国制造进入“新常态”,高速度、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道路已不可持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谈到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陈主任详细地阐述了这一目标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他表示,应该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他认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最直接的驱动效应就是产业转变。即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由重制造链向重“价值链 ”聚焦;以及由传统大而全的 “分段式”发展,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全链式”延伸和多业交融与协同的方向发展。
此外,陈主任还强调了制造强国战略对人才培养的驱动效应,应加快构建支撑制造强国战略的人才培养体系,让现代职业教育成为助推《中国制造2025》的利器。
陈晓明主任表示,机械工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战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人才是根本,基础在教育。主动参与和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既是行业自身的责任,也是自觉自愿的行为。在制造强国建设和现代职业教育职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和职业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天津既是国家制造业创新发展重地,也是现代职教发展的先行者,“愿我们进一步加强合作与支持,产教携手,共同锻造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撑力量。”
讲座结束后,天津市教委高职高专处杨荣敏处长对陈晓明主任的演讲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陈主任此次讲座既有专业性,同时详述了很多天津的数字、发展和要素,对于专业建设有极强的指导性,让2017年首期大讲堂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起点,以新的起点开始新的征程。
陈晓明主任以广阔的视野、行业专家的角度、缜密的思维以及妙趣横生的表达,对“五业”联动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让我市的职业教育发展很受启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